職場建議的分享
學生時代時,總覺得踏入社會很遠,可是過了一個暑假,我們就倉皇出門,走出象牙塔,走向社會。這一路走來,遇見過不公,看到過眼淚,但腳步未曾停止。
2017年即將過去,我記得每年除夕夜,我們一家人圍在一起看春晚的時候,春晚里總是會出現許多回不了家的工作人員,當時坐在家里,只覺得他們辛苦。等到自己工作了,有的時候買不到票回家,有時候因為工作原因去往外地,真的不能回家過年的時候,才發現真正的心酸。
工作不易,在2017年的年尾,我們采訪了很多已經步入職場的人,希望他們分享一些對新人建議。
01
阿杰 畢業3年 職業:新媒體
對自己喜歡的行業堅持下去
一個同做新媒體行業的小伙子在采訪中說了這句話:
選一個自己喜歡的行業,并且一直堅持下去。自己喜歡和堅持,這是兩件不同的事,但都同樣重要。
他剛畢業的時候想要穩定一點兒,就去考了編制,但他在日復一日的工作中還是念念不忘自己大學時期就在經營的新媒體。最終還是重拾新媒體夢想,專心經營。
他說,看見粉絲在文章下留言,支持他的時候,還有可以靠自己的力量向社會發聲的時候,真的是他大部分快樂的源頭。
喜歡真的很重要,你會愿意為它吃苦,為它奮斗,日日夜夜你堅守的原因都是因為熱愛,因為熱愛,所以執著。
能做自己喜歡的工作本就是一件幸運的事,而喜歡就得靠自己的精氣神兒堅持下去。你可能收獲不了金山銀山,但你一定會收獲最大的成就感。
當然,努力的方向一定要對,南轅北轍不可取。
02
王毛毛 畢業1年 職業:教師
可以有鮮明立場,但不說傷人的話
我們每個人初入職場的時候,大多會意氣風發,在經驗不足的情況下質疑很多。
一個教師行業的朋友分享了她的故事,她為了一次公開課同事吵起來,她認為創新課堂就應該把課堂更多的交給學生,而那個工齡久一些的同事勸她,這樣效果不會好。
她一生氣,就說,你就是讀書讀死了。
公開課那天,她大膽地把課堂交給學生,學生一時無法適應這種新模式,公開課的效果很差,課堂一片混亂。她在臺上無比尷尬。
后來她和那個同事道了歉,同事說,我以前也和你一樣,總想著去質疑。但其實,你可以有鮮明的立場,但不能說傷人的話。你可以創新,但經驗要夠。
年輕時,我們總是質疑過許多,后來發現都是自己考慮有所欠缺。年少總會犯錯,但不能總犯錯,沒人一直給你機會,也沒人要一直原諒你。
03
小康 畢業4年 職業:警察
多干活,少說話,用行動證明你的責任心
一個當警察的朋友說,其實各行各業都不需要只會說不會做的人。多干活少說話,真的很重要。
他們出任務的時候,總有人偷懶不干活,但是每次在領導面前的時候,說盡好話,各種表決心。
可最后評優的時候是那個沉默寡言的同事。那個偷奸;娜烁闪撕枚嗄暌惨恢睕]什么進步。但其實領導也是從年輕的時候過來的,他們看你就像當年老師在講臺上看作弊的學生一樣。
這個社會從來不缺諂媚的人,有時候他們或許會獲得暫時的利益,但真正走得長遠的人,都是勤勤墾墾工作的人。
04
前幾天重新看了一次《縫紉機樂隊》,之后單曲循環了很久Beyond的《不再猶豫》:
無聊望見了猶豫,
達到理想不太易,
縱有創傷不退避,
夢想有日達成,
找到心底夢想的世界,
終可見。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像追求音樂夢想的胡亮,守著心中的那把吉他,跑了很久,卻終不得如愿,但還是必須堅持,因為熱愛。
直到程宮的出現,他在路上走了很久,知道哪里有路,哪里有險,他帶著胡亮們一步一步,走向心底世界,完成心中的小夢想。
而授漁計劃正是看到了雙困學生的小夢想,做他們的指路人。用公益推動職業教育,精準幫助不發達的地區“家庭貧困和學習薄弱”的雙困學生,通過特定的資助模式完成職業教育,實現有序就業和持續成長,實現個人成才、家庭脫貧,推動貧困地區教育發展,為社會培養緊缺的職業技能型人才。
同時為了更多人心中的小夢想,“百年谷物早餐專家 家樂氏”參與授漁公益活動,打造家樂氏班。
目前,家樂氏班已經捐助了50個孩子,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為他們提供知識技能,助力他們的微夢想。
最近家樂氏又做了一個微夢想郵局的活動,邀請白領們打開活動鏈接,為授漁學子寫下一句夢想寄語,家樂氏將做成新年禮物送給可愛的孩子們。如果你愿意,也可以點下“捐一元”,為孩子們添上自己的一份夢想助力。
在微夢想的路上,授漁學子們需要你的一句話,你的一份捐助;蛟S,一個孩子因為你的一句話少走了幾年彎路,又或許因為你的一份力量就可以成全一個孩子看似很小卻又很大的夢想。
你的一句感悟,就是授漁學子的最珍貴的禮物。參與家樂氏微夢想郵局活動,我的一言,還少你的一語,他的夢想,還少你的一份助力。
此文章來源于網絡
|